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动态

yobo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下载

日期:2023-04-01 21:10:34 来源:yobo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下载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yobo体育app下载官网手机版下载“足彩反著買,別墅靠大海。”每當世界杯、歐洲杯這樣的大型足球賽事進行,這句話就會在坊間流傳。雖然玩法不一樣,但是足彩和彩票類似,都是通過以小博大來“挑逗”人們心中“一夜暴富”的夢想。世界杯進行期間,無論是老彩民還是新玩家,路過彩票站看到人頭攢動的投注者都不免心中癢癢,買上幾注期待幸福來敲門,成為了不少球迷在世界杯期間的日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體彩投注站共約19萬家,為全社會提供了超過30萬個就業崗位。久買不中的彩民不禁會思考一個問題,彩票站賺錢么?體彩站在世界杯期間迎來關注圖/視覺中國體彩站想賺錢,也是玄學卡塔爾世界杯前2個月,老韓在北京酒仙橋地區開了一家彩票站,希望可以借著世界杯賺上一筆。“我之前是做餐飲生意的,但是這兩年你也知道,干不下去了。”老韓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決定下來開體彩站,首先的問題便是選址,老韓下了很大的功夫走訪附近的老街坊。“這周邊老小區不少,中老年人比較多,并且還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跑外賣的,送快遞的都有,還有一些高檔小區,里面有大量年輕人,聽說還有不少網紅。”在老韓看來,人員密集,成分多樣,便可以覆蓋到最大量的購彩者,又是4年一屆的世界杯,應該可以賺到錢。“開一個彩票站不難,首先需要到彩票管理部門填寫申請,申請通過后繳納一筆押金就可以得到一臺投注機。隨后管理部門會查看我租的店鋪,查閱附近的其他店鋪密度,最后會要求一些符合規定的裝修風格,這些都搞定了,就可以開門營業了。”老韓說。老韓給中國新聞周刊算了一筆賬,開一家彩票投注站,需要有四個方面的成本,房租、裝修費用、投注機押金、需要進貨的刮刮樂和彩票打印紙等實體產品。“大約需要幾萬塊,如果店鋪稍微大一些,10萬元人民幣以內也足夠啟動了。”老韓租的店鋪不大,一共不到10平米,除了柜臺,店內站不下5個人。北京一連幾天大風降溫,有的客人看到屋里人多進不來,一著急就走了,老韓挺搓火。“店再大一些就好了。”說起世界杯期間的生意,老韓有些迷惑,“剛開賽的那幾天流水過萬,后來就不行了,和我想象中的銷量不一樣。”老韓表示,彩票站的收入其實非常透明,就是賺傭金。中國體彩的傭金在8%左右,刮刮樂則在10%左右。開一家彩票站能賺多少錢完全看銷售額,按照體彩的8%傭金來計算,如果一家彩票站每月可以賣出20萬元流水的彩票,一個月可以拿到1.6萬元的傭金,按照這個標準,平均每天需要賣出去接近7000元的彩票。拿到的傭金在減去每月固定的房租、水電、人力等成本,就是一個彩票站一個月的純利潤。老韓聽說過有的地方的銷售大站,一年可以做到千萬的流水,可以拿到上百萬元人民幣的傭金。“這都是聽說,我見過更多的是生意不好的店面,一個月做不到10萬元的流水。”這一個月來,老韓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提升“交易效率”,為了節省投注者的時間,老韓在店外放置了一個二維碼,鼓勵大家通過線上社交媒體下單,老彩民可以直接將投注的內容和彩票的錢通過微信發給老韓,老韓收錢出票,再把彩票拍照傳給對方,如果中獎金額不大,老韓就會通過轉賬的方式直接發給投注者。“這樣的好處就是節約了大家的時間,簡單方便。”老韓算中了世界杯買彩票的人會多,但是沒算到防疫政策的變化,世界杯如火如荼,投注站里的人卻越來越少。體彩站適合做長線副業兩年前,一對本地小夫妻在北京老國展開了一家體彩站。老板楊先生身為體育迷,不但喜歡看球,還喜歡研究各大賽事球隊比賽前的賠率以及各類電彩游戲的走勢分析圖表。愛人看著丈夫喜歡研究體彩,她多次建議丈夫開個彩票店,更大化發揮特長優勢。小兩口最終一拍即合,租下了朝陽黨校對面的靜安里1號樓底商,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店。為了迎接卡塔爾世界杯的到來,兩口子把店面精心布置了一番。楊先生很喜歡交朋友,經常邀請朋友來店內聚會,因此特地為店內懸掛大牌球隊的國旗,在店中的VIP區域安裝了大屏幕布,給球迷營造出最舒適愜意的觀賽區域。“都是開體彩站,有啥區別?我們的宗旨是服務至上,為每一位彩民提供一個環境溫馨舒適,給彩民提供舒心的購彩場地。”楊先生說。楊先生計算過,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一個彩票站的平均輻射范圍最多2公里,想更好地打造特色,乃至收獲理想的營業額,對經營者如何運營客戶、培養優質客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店內,兩口子還設置了一些游戲互動環節,以此提升與客人之間的互動。楊先生為店面增設球迷看球區圖/受訪者提供采訪過程中,一位彩民走進楊先生的彩票站,咨詢世界杯三、四名決賽和決賽的購買推薦。“如果您只買勝負,按賠率100塊最多也就掙回115塊,我給您一個方案和買法的建議,阿根廷和法國您可以猜比分,克羅地亞和摩洛哥您可以猜進球數,整一個組合,這樣110塊的投注,最高可以中3000多塊。”楊先生愛人則在一旁說:“雖說做什么生意,都有賺錢的和不賺錢的,但在我看來彩票站運營的好與壞是需要有符合客戶群體的銷售技巧和運營管理的。另外店鋪內的陳設,例如各種走勢圖表要齊全也很關鍵。當然,有些客戶與我們熟了之后,也要對他們進行一些風險偏好分析的提醒,按照可承受的經濟實力進行推介,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他們。”“例如像阿根廷輸給沙特,我家先生主推的勝負,然后我們家有一位客人當時因為聽信老板的介紹,花100塊錢就中了1萬元,另一個朋友跟風買10元也中1000元。老楊還推薦過一個客戶,買葡萄牙對瑞士進球數,西班牙是0比0,這樣下100元就已經能贏8萬多的,看著他們中獎,我們也很高興,像這樣的案例在我家小店里發生的太多太多了。”楊先生愛人說道。在這一對小兩口看來,能將自己的經營理念植入彩票站,能夠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之余,還可以小有盈余,就是最值得自豪的事。彩票站的三不原則和老韓與楊先生夫妻不同,老孫的彩票站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卡塔爾世界杯是老孫和彩票站一起經歷的第三屆世界杯了。老孫有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按照他自己總結是三不原則。“第一不裝修豪華店面,第二不推薦購買模式,第三不借錢給彩民買彩票。”10年過去了,老孫的彩票站簡陋得像是一個快遞驛站,店鋪內除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和投注機,幾乎沒有任何陳設,在老孫看來,沒有人會在彩票站喝咖啡。“要么是買著玩,要么是老彩民,大家都沒有進來坐坐的需求,所以增加任何裝修成本對于彩票銷售本身來說都沒有太多的價值。”老孫和很多彩票站經營者不同,他幾乎從來不為彩民推薦購買的模式或是預測的結果。“每個人都來問我,阿根廷能不能奪冠,我要是真的知道阿根廷能奪冠,我還開彩票站干啥呢?”面對這樣的客人,老孫總是憨厚地笑笑說,“不知道,您自己看著來。”老孫今年64歲,從1986年世界杯就開始看球,從馬拉多納、馬特烏斯到如今的姆巴佩、阿爾瓦雷斯,老孫都認識,也都知道,之所以不為彩民預測結果,是因為2014年世界杯時的一次風波。世界杯期間的購彩者圖/視覺中國“就是那場德國隊7:1贏巴西隊的賽前,有個常在我店里買彩票的小伙子問我的意見,那場比賽是半決賽,以我對德國隊和巴西隊的理解,我認為到了淘汰賽階段,強隊反而會更在乎輸贏而全力防守,德國隊和巴西隊從絕對實力上又沒有多大的懸殊,我就推薦他買了90分鐘內零比零。”當時,小伙子從身上掏出了8000元錢投注,老孫沒多想就給出了票,比賽結束后,老孫就再也沒見過那個小伙子。后來聽街坊說,小伙子是借錢來自己這里買的彩票,后來輸光了,房租都交不起,工作也丟了,離開北京了。老孫至今都認為是自己害了他,要不是自己瞎推薦,或許小伙子不至于落到那個下場,老伴勸過他,“沒你他也會輸光的。”但是從那次之后,老孫就再也不預測了。“我就打個彩票,什么結果都應該彩民自己承擔。”此外,老孫第三個堅持是不給彩民借錢買彩票。“這個東西還是有很大賭性的,有些彩民買著買著就上頭了,尤其是那種世界杯開賽之后中了一兩場以后,就突然覺得自己掌握了財富密碼,就不斷加注增加籌碼,有些人甚至會找我借錢購買彩票。”“您說這最后要是沒中,他不給我,我找誰說理去,要是中了,算我的還是算他的?”說罷,老孫對中國新聞周刊擺擺手說,“這真不是我不講情面,2009年國務院頒布的《彩票管理條例》中清清楚楚地寫著,彩票發行機構、彩票銷售機構、彩票代銷者不得以賒銷或者信用方式銷售彩票,我是照章辦事。”對于老孫來說,彩票站只是自己的一個工作,買彩票或許是很多人大賽期間的樂趣,或者是有些人一夜暴富的夢想,但是對于他來說僅僅只是一個工作。“說白了,彩票站存在的意義僅僅是,你想來玩一把,我正好在那里,你就成了我的客人,不過如此。豪賭世界杯?不存在的。”老孫說。老孫的朋友圈中,沒發過任何一條和彩票有關的信息,他最新的一條朋友圈發自12月19日凌晨。“我看吶,梅西這孩子比馬拉多納還差著不少。”作者:葉珠峰(chinanewsculture@126.com)

  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1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10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2例(廣東18例,四川17例,黑龍江4例,上海4例,山東4例,遼寧3例,重慶1例,甘肅1例);本土病例3049例(廣東1171例,北京544例,江西245例,重慶204例,福建184例,云南127例,湖南119例,上海108例,四川86例,天津59例,浙江37例,河南36例,山西32例,陜西22例,山東17例,貴州16例,河北15例,江蘇7例,黑龍江6例,青海5例,廣西4例,內蒙古3例,海南2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2例,均為本土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95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4例,本土病例1909例(廣東993例,北京360例,云南127例,重慶76例,福建75例,四川72例,河南30例,貴州30例,湖北21例,陜西19例,遼寧15例,海南13例,黑龍江12例,上海10例,浙江10例,山東9例,內蒙古8例,江蘇7例,河北6例,山西5例,湖南5例,天津3例,安徽1例,廣西1例,青海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54918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475例(無重癥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876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8285例,無死亡病例。截至1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7111例(其中重癥病例329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43855例,累計死亡病例5241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86276例,現有疑似病例31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34520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52610人。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9096294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489096例(出院106785例,死亡11243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659例(出院1270例,死亡16例),臺灣地區8605539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931例)。備注:*北京核減1例

  來源:環球人物張富清曾說:“和他們的犧牲相比,我做什么都是應該的!”作者:張丹丹據媒體報道,“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老英雄張富清昨夜在武漢因病去世,享年98歲。張富清的名字直到3年前才進入人們視線。2019年9月17日,張富清正式獲頒“共和國勛章”。在8位同獲此獎的老前輩當中,彼時95歲的張富清年事最高,卻可能是最不為人所熟知的一位。沒有人像張富清那樣,在戰場上不懼生死立下軍功,在和平年代絕口不提功勛章,只是埋頭工作。如果不是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他塵封63年的赫赫戰功可能會一直隱瞞下去。2019年的夏天,在湖北省來鳳縣的宿舍樓里,《環球人物》記者見到張富清老人時,是他在北京參加完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回來兩天后。在北京,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握著他的手祝福:“你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保重身體,健康長壽。”張富清端坐在我們面前,先說起戰友,突然沒有聲音了,嘴角顫動,眼淚一顆顆往下掉。午后炎熱,蟬聲陣陣,小屋里靜得出奇。過了好一會兒,老英雄才平復情緒,說:“和他們的犧牲相比,我做什么都是應該的!”硝煙彌漫九死一生當時間回到1948年11月西北野戰軍猛攻蒲城永豐鎮那一天,人人都會感嘆攻城之艱難。張富清還記得,部隊從下午四五點開始發起進攻,但久攻不下,死傷無數。永豐戰役,關系到能否徹底打敗胡宗南的戰術,關系到能否解放大西北,進而支持淮海戰役。戰事膠著,必須要上突擊隊!24歲的張富清雖然參加解放軍只有半年多,卻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突擊隊員了。當年6月,他在壺提山戰役中帶突擊隊炸毀一座敵人碉堡;7月,在東馬村,他帶突擊隊掃清外圍,占領碉堡。人人都知道,這個小伙子專挑最危險、最艱巨的戰斗任務。71年后,當他在悠長的午后回憶起年輕時的心境,只記得一個信念:“我想入黨,想向黨靠攏,所以每次戰斗前都報名參加突擊隊。”永豐城前,炸碉堡的突擊任務就這樣交到了他手上。·張富清年輕時的照片。新華社發入夜,張富清帶著兩名戰士向永豐城摸去。三人各背四五十斤重的戰備到了城墻下,“必須往上爬,手指頭全是血,摳著城墻爬出來的,也不覺得痛,只知道要爬上去才能完成任務。”71年光陰沒有抹去張富清的記憶,他還能想起那一夜的點點滴滴。“爬上城墻后,我四處觀察了下,然后就跳進城了。”這一句話如今聽來輕松,那時卻是炮火連連的戰場環境。張富清的右耳在戰場上炸聾了,牙齒也因為炮彈落在身邊而全部震掉。但當時,他顧不上這些,第一個跳進城。當他貓起身來想尋找戰友時,卻被敵軍發現,幾把刺刀唰地圍了上來。張富清下意識地端起槍掃射,趁亂打死七八個敵人,突出了重圍。“我趕緊往前跑,其實也是爬,趴得很低,爬到了碉堡跟前。”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張富清匍匐在地,試圖挖開土層埋炸藥。哪知碉堡前的土層相當夯實,一雙手根本挖不動。他急中生智,解下刺刀刨出一個坑,然后把8枚手榴彈捆在一起,拔掉火線,碼在坑里,壓上炸藥包,再把土層堆上增加重量。做完這些,張富清才趕緊跑開,只聽見轟地一聲,碉堡炸飛了。“第一個碉堡炸開后給了我很大信心,我沿著城墻跑,跑到第二個碉堡前,用一樣的方法把這個也炸了。”來不及喘口氣,張富清就遭遇到了敵人。幾個回合下來,他的子彈打光了。“我就用敵人的槍打。”每一分鐘,都是生死存亡的考驗。張富清堅持下來了,等到部隊攻進城找到他,已經天亮。“到這個時候我才覺得筋疲力盡,爬都爬不動了。”癱倒在地時,張富清才發現自己渾身是血,頭頂劇痛。他想起來,跳下城墻突圍時,他像是被人猛擊了頭頂。這時一摸腦袋,他才知道子彈擦過,頭皮被削掉一大塊,流到臉上的血都已經干了。死神擦肩而過!·張富清珍藏了幾十年、補了又補的搪瓷缸。新華社發“和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已經很幸運了”在硝煙彌漫的戰斗歲月中,張富清跟著部隊從陜西一路打到新疆,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彭德懷同志曾經拉著我的手說‘你是個好同志’,王震同志親自給我戴過軍功章……”張富清從來沒有向家人提及這些榮耀的瞬間,他的《報功書》,他的“人民功臣”獎章,他的立功登記表,都收進了一個破舊的暗紅色皮箱。大兒子張建國帶《環球人物》記者去找這個箱子時,先小心地問過父親能不能看。“這是他的寶貝,我們從小就不讓碰,也不知道箱子里到底有些什么,還是你們媒體報道了我才知道箱子里有軍功章。”張建國一邊拿箱子一邊問母親孫玉蘭:“媽,鑰匙在哪?”箱子打開,泛黃的《報功書》上滿是歲月的褶皺,但“在陜西永豐城戰斗中勇敢殺敵”“特等功”“實為貴府之光、我軍之榮”等字跡依然清晰如昨。張富清不說話,眼里閃著光。過去的60多年,他選擇深藏功與名,只做“自己該做的事”,以至于兒子都不知道他是戰斗英雄。·張富清把戰爭年代獲得的獎章一直收藏在破舊的皮箱中。侯欣穎/攝1955年,當國家需要軍人學習新技能服務地方建設時,張富清收起軍功章,含淚告別軍營,申請了去最艱苦的地方。他從來不知道湖北來鳳在哪里,不知道來鳳的山有多高、路有多遠,只聽說這里很窮,他就來了。妻子孫玉蘭還記得,因為路途太遠、工作太忙,整個50年代,他們只回過一次老家,“路上要走四五天”。從地圖上看,這里是湖北的“牛角尖”,與四川、湖南交界,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張富清就帶著妻子在這人生地不熟的“牛角尖”上扎下根來。他沒想過條件好不好的問題,只是想著“建設需要”,就這么一直干下來了。從糧油所到三胡區,再到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張富清經歷過一些跨度很大的崗位。老同事董香彩至今都佩服他用不完的精力和始終投入的工作狀態,評價道:“他的奉獻精神,沒有人能做到。”可是張富清認為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他說這話時淚流滿面,反復告訴我:“和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已經很幸運了。我還活著,還能有什么要求?”張富清帶著這樣的心情默默奉獻了60多年。每一次面臨人生選擇時,他都選擇犧牲自己的利益,照顧他人的利益,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1975年夏天,大兒子張建國高中畢業,恩施縣城有國企招工,張建國符合要求。可是,張富清二話沒說給兒子打包了行李,要他去條件最艱苦的雜貨溪林場當伐木工,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董香彩那時住在張富清家樓上,他回憶起張建國第一次從林場回家的情景:“衣服都被樹木劃破了,回來話都說不出,光顧著吃飯,是餓的啊。”上世紀70年代,機構精簡,張富清主動把妻子從供銷社的崗位上精簡下來。孫玉蘭不服氣:“我又沒有犯錯誤,你哪么要精簡我嘛?”張富清只是好言勸解:“你不下來,我就不好做別人的工作了。”那時候,他們一家六口人,餐餐喝粥。孫玉蘭只好去縫紉廠幫工,補貼點家用,給孩子們做新衣服得以年為單位做計劃。來鳳縣的干部悄悄告訴記者:“孫奶奶沒有職工身份了,也就沒有退休金,加上她身體不好,看病吃藥都報銷不了,家里負擔很重。”現在,孫玉蘭心臟搭有6個支架。·張富清和老伴在家吃晚飯。新華社發只有“新的戰斗任務”能說服他從2018年12月退役軍人信息搜集工作中發現張富清的英雄事跡到2019年獲得“共和國勛章”,他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但當《環球人物》記者來到張富清家里時,仍然有感動直擊心底。軍功章的故事,張富清藏了近70年,他從不以英雄自居。董香彩還記得40多年前和張富清在卯洞公社工作時,二人時常一起去山里的聯系點。來鳳的夏天悶熱潮濕,太陽照著更是暑氣難當,張富清卻每天戴著帽子。董香彩好奇過:“夏天帶帽子干什么?不熱嗎?”張富清笑一笑:“還是戴著好,不然一吹風就頭疼。”他沒說原因,這是永豐城一役中子彈擦過頭頂留下的后遺癥。戰場上留下的傷,滿身都是,但除了孫玉蘭沒人知道。就連張建國也說不出那些傷:“只知道父親是當過兵打過仗受過傷的,但他沒告訴過我們有哪些傷。”孫玉蘭也一句話帶過:“頭上身上都有傷,耳朵也是,他不讓說。”只有向家人、同事反復打聽才知道,張富清年輕時就沒了牙齒、右耳聽力受損、一到變天就頭疼得厲害、腋下和腿上都有槍傷及刀傷。·張富清在家看書學習。新華社發60多年來,張富清把這些戰傷連同軍功章一起藏在心底。如今,他卻要向蜂擁而至的媒體一次次講述,因為這是“新的戰斗任務”。2018年年底,當媒體記者第一次找到張富清時,他一口拒絕了采訪要求。在他心里,戰斗經歷和工作經歷“只是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革命軍人該做的事情”。面對媒體的一再要求,二兒子張健全只好去“哄”老人:“這是組織上來人了解情況,是公事公辦。”張富清的故事這才首次被湖北當地的媒體報道出來。在報紙上看到自己名字的張富清一下怒了,問兒子:“不說是省里來人嗎?咋還見報了!”最后,還是媒體人支了招:告訴老爺子,你今天把自己的事跡講出來,讓媒體宣傳出去,就是和平年代給黨和人民做的新貢獻。這個理由勸服了張富清,從此后,他把接受媒體采訪當作完成新的戰斗任務,無論多累,也沒有半個不字了。大音希聲,唯有最堅定的信仰、最質樸的情懷才能書寫張富清的名字。他如此稀有,如此珍貴,用行動捧出了一顆赤子之心。英雄,一路走好!總監制:呂鴻監制:張建魁主編:許陳靜編審: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