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3体育官网app下载作者:黃思瑜 涉嫌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ST紫晶(688086.SH),在收到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之后,又未披露5名董事召開臨時董事會會議罷免董事長一事。 而此事被相關董事捅到了交易所。根據交易所收到的臨時董事會會議決議,審議通過罷免董事長鄭穆,選舉李小勇為新任董事長。對此,上交所給*ST紫晶下發了一份監管工作函,要求該公司核實臨時董事會召開的相關情況,以及另外4名董事未出席的原因。目前*ST紫晶尚未如期進行回復。 這事也暴露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ST紫晶內部意見出現分歧似乎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此次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5名董事中有1名來自達晨系,另外4名則是由控股股東提名,并在今年7月份被選為董事/獨立董事。由此又讓人生出疑問,控股股東方提名的人選,現在為何又要罷免鄭穆的董事長職務? 而李小勇一直就職于房地產行業,現在房地產顧問公司任職,與*ST紫晶的主營業務并無關聯,目前也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那么,此時為何選舉李小勇為董事長?此次罷免董事長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情況?*ST紫晶后續有何打算?就上述問題,第一財經詢問*ST紫晶,但截至發稿,尚未回復。 信披又違規? *ST紫晶董事長被罷免,但是這事并未披露,而是被捅到了交易所。 11月28日,上交所給*ST紫晶下發了一份監管工作函,稱收到該公司相關董事發來的“第三屆董事會臨時董事會會議決議”,審議通過罷免董事長鄭穆,選舉李小勇為新任董事長的議案。 根據上述決議,董事溫華生、李小勇及獨立董事王憑慧、倪炳明、葛勇等5名董事出席,鄭穆、羅鐵威、鐘國裕、李燕霞等4名董事未出席,會議表決結果為5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 對于這份沒有披露的決議,上交所要求*ST紫晶向全體董事核實上述臨時董事會召開的相關情況,并進行信息披露;要求參會的5名董事說明提議召開臨時董事會的背景、主要考慮、召開程序,以及是否合規;同時,要求鄭穆等4名董事說明未出席的原因。 就上述事項,上交所要求*ST紫晶于2個交易日內回復,但是*ST紫晶并未如期回復。 11月30日晚間,*ST紫晶公告稱,目前,監管工作函關注的相關事項核實工作仍在開展過程當中,公司及各方將加快工作進度,盡快完成監管工作函的回復工作。 盡管目前尚不知道上述罷免董事長事件的全貌,但是這事也暴露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ST紫晶內部意見出現分歧似乎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 此前,在審議2022年半年報、2022年三季報的董事會會議上,溫華生、葛勇、倪炳明、王憑慧均投棄權票,理由均為“未能充分判斷前期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及事項的影響在本期是否已經消除,未能充分評估或有事項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公司內部出現分歧,與*ST紫晶涉嫌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不無關系。 近期,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ST紫晶《招股說明書》涉嫌通過虛構銷售合同、偽造物流單據和驗收單據入賬、安排資金回款、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利潤。在上市后,繼續通過前述財務造假方式虛增營業收入。該公司上市前后涉嫌虛增營業收入7.66億元、利潤3.76億元,且上市前后均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事宜。 李小勇何許人? 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ST紫晶的分歧方似乎分為兩派。 一派是董事溫華生、李小勇及獨立董事王憑慧、倪炳明、葛勇等;另一派,則是參與創建*ST紫晶的“元老”鄭穆、羅鐵威、鐘國裕(現任總經理)、李燕霞(現任財務總監)等。 根據公開信息,溫華生現任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達晨財智”)投資總監,2017年起兼任*ST紫晶董事。 達晨系曾在*ST紫晶IPO前增資之時投資入股。截至三季度末,達晨財智旗下的深圳市達晨創通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達晨創聯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為*ST紫晶的第三大股東和第六大股東,分別持股517.33萬股、345.504萬股,占比分別為2.72%、1.81%,合計持股4.53%。 董事李小勇及獨立董事王憑慧、倪炳明、葛勇則是在今年7月份之時補選為董事/獨立董事。由*ST紫晶控股股東梅州紫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梅州紫暉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提名并入選。 疑問隨之而來,原本由控股股東提名入選的董事或獨立董事,現在為何又要罷免鄭穆的董事長職務,選舉李小勇為新任董事長? 李小勇何許人?根據此前*ST紫晶披露的簡介,李小勇生于1974年10月,中國國籍,具有香港長期居留權,東南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曾在多家房企工作過,曾任中山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現任中山市卓凡騏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經理、深圳市卓凡騏房地產顧問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而*ST紫晶主營業務為提供大數據光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應用于數據中心、電子政務、公檢法、金融、醫療、檔案等領域。與房地產行業并無直接關聯。 此外,截至目前,李小勇未持有*ST紫晶股份,與實際控制人、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 那么,此時為何選舉李小勇為董事長?出席的董事和未出席的董事之間是否存在一些分歧?面對即將到來的行政處罰以及民事索賠,以及可能強制退市的風險,*ST紫晶又有何打算?第一財經將持續關注。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夏賓)人民幣匯率近期迎來強勢反彈。12月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1225,較前一交易日上調544個基點,此為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 外匯市場上,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在11月30日雙雙拉升,均漲破7.1。12月1日開盤后,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最高漲至7.0225,截至11時30分,兩者出現小幅回調,前者報7.0697,后者報7.0659。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稱,當前美元指數階段性高點或已過去,其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的被動貶值壓力趨弱。 美元指數近期明顯回落,11月單月跌幅已超4%,目前在105區間徘徊。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認為,由于兩方面原因,2023年下半年人民幣有望對美元顯著反彈:其一,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可能將在2023年第二季度結束;其二,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顯著反彈,而美國經濟增速可能明顯下行。 展望2023年,興業研究報告指出,基于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甚至降息、國內基本面改善、全球風險偏好變化等判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將出現反彈。(完)
11月9日電題:數據爆發式增長普惠算力成發展趨勢 中新財經記者劉育英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9日在2022聯想創新科技大會表示,未來將是從計算設備到計算能力的持續演進,隨著數據的爆炸式增長,需要發展“普慧算力”。 楊元慶表示,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對于計算的需求如雨后春筍,“單兵作戰”的設備以及本地化的數據中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隨時隨地的計算需求,這就呼喚新的計算架構的產生。“端-邊-云-網”的新算力基礎架構也就因此應運而生。用戶手中的端,覆蓋廣泛的云,還有更加靠近數據產生處的邊,加上傳輸數據的高速網絡,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的“普慧”算力。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202EFlops,位居全球第二。算力正深度融入到互聯網、金融、制造業等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變革進程中,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石和底座。然而,如何把算力真正“用”起來,化解場景落地方方面面的痛點,實現算力的普及和智慧賦能,卻是一道現實難題。 以制造業為例。據IDC數據,2021年中國制造業IT支出為1156.5億美元,僅占全球制造業IT支出的14.64%,與中國對世界制造業增加值近三成的貢獻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楊元慶認為,隨著算力的購買/消費模式不斷更新,提供算力的業務模式也要與時俱進,更加靈活,無論用戶想自己擁有或者部署,還是以“一切皆服務”的模式按需、按使用付費,都能得到滿足。 也就是說,未來算力不僅惠及范圍擴大、算力成本降低,而且無處不在的算力也會變成產品和服務,深入千行百業、千家萬戶的各種場景之中,實現隨取隨用。 在本次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集團展示了算力布局的最新進展,涉及邊緣計算、算力服務,以及基于元宇宙、車計算場景的算力應用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