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博体育网站9月2日電據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消息,有投資者提問,麥趣爾對于不合格產品召回事宜,事情已經過去一個月,什么時間能給到下面經銷一個妥善的處理方案? 對此,麥趣爾表示,公司目前已逐步恢復純牛奶生產,正逐步妥善解決經銷商及消費者的相關退換貨事宜。 此前,麥趣爾被曝光,其生產的2批次純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丙二醇。(中新財經)
8月31日電(吳家駒)近日,路易威登(LV)開售乒乓球拍引起熱議。LV美國官網顯示,名為JAMESPINGPONGSET的乒乓套裝售價2280美元,名為SETJAMESPINGPONG的乒乓套裝售價2400美元。據官網介紹,套裝包括一副球拍、球拍套、四顆乒乓球和乒乓球套。而有國內媒體報道,在LV中國官網曾看到有一款“JAMES乒乓套裝”,售價18300元人民幣。
亞洲方便面企業要集體漲價了?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方便面品牌農心將從9月15日起漲價。8月中旬,14年沒漲價的泰國方便面廠商也紛紛要求漲價,稱成本高漲,部分產品已是虧本經營。 即便是上半年已經漲價的日清食品與康師傅控股,中期業績仍逃不過毛利率下滑的局面,統一企業中國的食品板塊更是持續虧損。 多國方便面企業要求漲價 據韓國《朝鮮日報》9月1日報道,農心宣布,從9月15日開始,方便面和主要零食產品的出廠價格將平均上調11.3%和5.7%。 前述報道顯示,這是農心繼去年8月上調方便面價格、今年3月上調零食價格后,再次漲價。《朝鮮日報》稱,除了農心,還有26個方便面品牌和23個快餐品牌將在中秋后上調價格。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8月24日消息,從農心主要產品價格漲幅來看,辛拉面上漲10.9%、小浣熊方便面上漲9.9%、蝦條上漲6.7%。 以大型超市為準,辛拉面每包平均價格從736韓元(約合人民幣3.73元)漲至820韓元(約合人民幣4.16元),蝦條每包價格從1100韓元(約合人民幣5.57元)漲至1180韓元(約合人民幣5.98元)。 不止韓國方便面要漲價,就在8月中旬,泰國幾大方便面廠商希望政府能夠允許他們漲價。 據英國《衛報》8月17日報道,今年的自然災害導致泰國原材料、能源和運輸等成本價格急劇飆升,泰國政府對一些生活必需品實施價格管制,雞蛋、食用油和面條等基本生活物資的價格都被設置了上限,以此來減輕消費者的生活壓力。但WaiWai等五家泰國主要的方便面品牌聯合向泰國政府發函,要求將方便面價格從6泰銖(約合人民幣1.13元)提高到8泰銖(約合人民幣1.5元)。 WaiWai方便面的生產商表示,如今成本高漲,一些產品已是虧本經營,除非政府允許漲價,否則將減少供應,并將銷售轉向海外市場。 泰國政府表示會考慮方便面廠家的請求。不過,泰國商業部部長拉薩納維席稱,廠商要求的8泰銖定價太高,會給普通消費者帶來生活壓力。 據悉,泰國商務部最近一次允許方便面上調價格還是在2008年,當年方便面生產商申請了2年才獲得批準。 無獨有偶,方便面“鼻祖”日清食品(01475.HK)今年1月5日公告稱,面對原材料供應不穩定及價格飆升帶來的成本壓力,將上調主要即食面在中國內地的出廠價格,平均增幅的百分比屬中單位數,2022年3月1日起生效。 公告顯示,涉及調價產品包括合味道杯面、出前一丁(包裝、杯裝及碗裝面)、日清意面等。據悉,日清食品上一次調整中國內地即食面產品價格是在2011年。 漲價后銷量仍增長 8月30日午間,日清食品(01475.HK)披露2022年中期業績。盡管上半年日清食品對中國內地市場的主要產品提價,但中國內地業務“繼續取得佳績”,招牌產品的銷量同比(較上年同期)持續正增長。 今年上半年,日清食品收入同比增加9.7%至20.33億港元,但盈利能力減弱。報告期內,日清食品的毛利率下滑0.5個百分點至31.4%。財報指出,由于小麥、棕櫚油等關鍵原材料價格同比大幅上升,以及香港疫情期間的生產成本維持高位,拉低了毛利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同比下降3.5%至1.65億港元。 國內市場兩大方便面巨頭康師傅控股(00322.HK)與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也面臨同樣的挑戰。 據公開報道,有連鎖超市在1月底收到康師傅經典系列調價通知,漲幅在10%-15%左右。康師傅“經典袋面系列”建議零售價從2.5元/袋漲至2.8元/袋,而桶裝面則由4元/桶上漲到4.5元/桶。國泰君安8月26日發布的研報指出,康師傅控股于7月再次提高大食桶、大食袋產品的出廠價。 8月22日晚間,康師傅控股披露2022年中期業績,其中方便面板塊營收135.48億元,同比增長6.49%,占集團總收益的35.45%。康師傅控股表示,期內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方便面的毛利率同比下滑3.26%至20.63%,進而導致方便面板塊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下滑39.23%至5.44億元。 而康師傅的主要競爭對手統一企業中國,上半年方便面業務已持續虧損。今年上半年,統一的食品業務收入53.69億元,同比增長14%;但該板塊上半年虧損1.58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7048萬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今年第一季度,網絡還流傳了一張統一方便面的漲價通知。通知稱,桶面零售價從4元/桶上漲至4.5元/桶,上調約12.5%;袋面零售價原為2.5元/袋,調價后為2.8元,與康師傅“經典袋面系列”零售價相同。“五合一”零售價由12.5元/組漲到14元/組。但統一企業中國相關負責人當時否認了這一傳聞。 漲價或與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及包材、運輸費用不斷上漲有關。 康師傅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業績演示材料顯示,方便面主要原材料棕櫚油的價格自2019年上半年開始持續上漲,在2022年上半年達到2019年的2.66倍,較2021年上半年則上漲51%,面粉的價格則同比增長17%,白砂糖價格同比上漲9.8%。 從2021年開始,統一就將盈利能力下滑歸結為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今年在原物料漲價之外,又新增了國際油價、疫情影響運輸費用增加兩大原因。 國內掛面企業克明食品(002661.SZ)也接連拋出調價函,直指原材料成本、包材、運輸等壓力。 7月14日晚間,克明食品宣布,由于小麥價格增幅過大,經營成本上漲,從2022年7月16日開始上調各系列產品的銷售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為5%左右。而克明食品在2021年12月1日剛剛執行新的價格政策。2021年11月13日,克明食品公告稱,鑒于面粉、包材、運輸等成本持續上漲,對公司各系列產品上調價格。 海外市場影響或更為明顯。《朝鮮日報》報道稱,原材料進口價格暴增,外加企業間激烈的競爭,方便面企業很難在韓國國內市場獲得高利潤。 韓國方便面企業農心也表示,今年4月開始的國際爭端和通貨膨脹導致原材料價格暴漲,今年第二季度韓國國內合作企業的供貨價也隨之上漲,生產成本水漲船高。 汪琦雯